社內的期末小型成發,各坑團互相分享這學期的遊戲製作進度,共同討論每個遊戲的可能性與發展潛力。
本次比賽團練的目的是為了10月底的全國盃阿卡貝拉大賽做準備,參與本次團練的成員們將代表社團出賽。這次活動的內容一樣會持續練習比賽曲目,以及複習舞台走位動作。
〉期末批鬥大會
這週我們讀的詩不再是知名詩人寫的,而是身邊的同學——光是這點就讓人振奮。除了詩社內部成員,參與者包括古典詩社與校外成員,讓讀詩的視角更加豐富也更加犀利。
在社課前我們閱讀,社課後開始討論,心中暗暗揣測現在的這首詩有可能是誰寫的,我們注視觀察著彼此的表情,把白紙上每一行每一個字掰碎了來看。讀詩像是猜謎,我們追尋著線索在詩裡尋找詩意。
詩的題材非常多元,不限於日常或情感經驗,我們藉由詩彼此進行思想上的碰撞。
〈植物樂園〉植物的意象群,情人一般的囈語,凝視的目光一寸寸拆解女孩的身體。〈白色恐懼〉書寫歷史的傷痛,用對比映照出悲涼。〈不能是陪審員〉用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物與藝術為基底,批判古今的獵巫心態。〈葛生〉以詩經·葛生作為文本,加入新的想像,融合了古典與現代。〈待在廁所〉用最日常的經驗入詩,小明與屎道出現代人的悲歌。〈狄密特〉女神作為掌管冬日的意象,書寫對人類情感的觀察。
兩個小時我們讀詩評詩:欸所以這寫女同喔?不是感覺好像師生戀,未成年嗎?我覺得在講考試的循環欸但這樣內容是不是做太大?哎唷沒想到真的是白色恐怖直接歪掉……ㄏ我修過那堂課知道這幅畫在講什麼。靠這首太能引用經典了吧。難道你書寫是無意識的嗎?超好笑現在是不是要去廁所才能讀這首詩?真的假的我要聽八卦啦你直接講八卦啦……
……
這是我這學期做過最浪漫的事。
(逐字稿的辨識軟體還會幫忙加hashtag真的很可愛)
〉經典如何轉換
讀現代詩不讀古典詩;讀古典詩不讀現代詩。兩者為不同時空但相同脈絡下的產物,卻彷若兩個敵國互看不順眼。這是拒絕溝通的火爆場面嗎?不管。今天我們站在古典與現代的38度線,和平地唇槍舌戰。
跟隨著詩社探索傳統與現代的領域。《詩經》、《楚辭》、《周易》等古典中深邃的意象,透過白話文的語言轉化,加上現代社會的視角轉化,賦予/翻轉了的不同意義。除了傳統古籍,時下的電影、動漫,影像轉換成文字,不同的媒介轉換也對原作給予不同意象。
這次社課的人不多,大家圍成一桌相互討論,吃著社長帶來的點心,大家有想法便隨即拋出——作者、意象、語法、標點符號、文學獎特愛薛西佛斯?誰是文學獎第二!
咻——速度極快的。
討論的詩有:
陳大為〈屈程式〉
蕭詒徽〈乘客〉
洪萬達〈一袋米要扛幾樓〉
龍智成〈上邪曲〉
陳義芝〈蒹葭〉
蘇紹連〈〈問劉十九〉變奏曲〉
洪萬達〈周易〉
***
轉換是否能夠創作更好的作品?未然,偶爾也會發生「舊酒裝新瓶」。就像是改革不一定會進步。
經典的轉換,不僅是語言的變化,更是文化與精神的再創造;透過重新詮釋,不僅是學習經典,更是擴大文學創新的可能性。
〉曹馭博詩人講座——外國詩歌作品導讀
這次邀請到詩人曹馭博來和詩社的同學們分享國外的詩歌作品。老師以詩的核心元素為切入點,先從「一首詩需要具備什麼」談起,再透過具體詩作範例,逐步引導我們理解創作的關鍵,並進一步剖析了詩人創作時需兼顧的四個面向,最後對我們的作品進行討論。
在國文課裡我們對詩的基本認識,不外乎是傳統近體詩和五四運動後的新詩(也有部分開始追求現代性追求橫的移植),但這些詩其實都難逃東方詩學觀的傳統,也並未讓我們能真的徹底脫離東方詩學的脈絡。直到如今讀了外國詩歌後才體會到東西方詩人敘事手法和習慣上的差異,所有的句法與背景都感到陌生,只有詩意能通貫兩邊。
最後老師和我們討論了創作上的方法,由同學親口朗誦出自己寫的詩,老師再一句一句帶大家檢視。當把每個句子與詞拆分時,我竟然感受到了戰慄——原來被解讀是如此的赤裸,原來詩是這樣地直擊靈魂!
一首詩的完成,要經歷多次的修改。送給所有寫詩的人,別害怕一開始寫得不好,別怕。
〉性別。情慾。詩
性、愛,是先有性?還是先有愛?
這彷彿探究生物起源的問題,在人與人之間隔著手機螢幕的時代似乎已是奢侈的問題,會有人在乎嗎?不知道。但至少在那天夜幕降臨的文二教室有一群人激烈的討論著。
這次的讀書會和性別小彩坊合作,共同挑選了五首和性有關的詩邀請大家一同討論。藉由五位不同作家的詩,探討不同性別性向帶來的視角與感受:夏宇〈南瓜載我來的〉、騷夏〈玩具的房間〉、柴柏松〈藍色的裙子〉、余秀華〈穿過大半個中國去找你〉。
除了原有的詩社成員,參與討論的性別小彩坊為社課帶來了一股新鮮的活力。大家隨意分成三桌,社長拋出問題帶領大家參與討論,隨後一同看著手中的文本闡述各自的想法。但其實一開始有點扭扭捏捏,才剛見面就要大口談論性愛,對於亞洲社會實屬困難,但所謂「一個性愛,各自表述」(沒有這種口號)保持尊重、理解與聆聽,便是縮短雙方距離的最佳解方。
是先有性?還是先有愛?就如同大家看待詩一樣,不論什麼形式、什麼內容,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只要能產生共鳴便是最愛。
這應該算是自詩社破殼後第一次的線下實體活動吧,實在意義重大哈哈。感謝每個冒雨前來的同學,相處的每個瞬間都彌足珍貴。
我們在短短兩個小時內認識了彼此,也認識了詩。「詩是什麼?」我相信問一百個人會有一百個答案,它也許不存在任何意義,又或許可以成為某一個人的靈魂的支柱;它可以簡單,也可以複雜。
簡單地介紹過後進行了詩接力遊戲(有點像趕鴨子上架)(或很可怕的老師的隨堂抽考)。我們圍成兩個小圓,從一開始對彼此的尷尬與陌生,到認真投入地討論下一句該寫什麼,就連以往從未接觸過詩歌的同學,也在合作下寫下屬於他的句子,一起完成了作品。
——或許詩就是有這種魅力吧,認識它前是如此遙遠,走近之後才能發現它令人成癮的地方。
〈獨角戲〉裡玩弄明暗,光會有聲音嗎?
〈林森北〉讓濕氣與夜色凝結成實體。
〈就是會濕〉在學校的雨天狼狽實景。
〈你推上了嗎?〉學長們精彩的藏頭詩。
希望下次見面可以是好日子,沒有雨和積水和修路。
你也對現在自己所讀的科系不安迷茫嗎?
你是否想過從事與現在系所無關的工作?
所謂跨領域就職應該怎麼做?
我們請來了中央人資所畢業的朱芸婷學姐
現為IBM資深策略顧問
讓她用專業、過來人的角度
告訴你未來可以怎麼規劃!!
📍活動名稱|從校園到職場:IBM顧問教你如何搶占先機
📍活動地點|Idea Teach
📍活動時間|12/10(二)19:00-21:00
📍活動費用|50元(附飲品)
📍學習時數|自我探索2小時
聖誕節總會讓人聯想起溫馨、團圓的畫面
但對於在認真準備期末考的你回家可能是一件難事
因此我們準備了小小聚會
在這裡你可以與陌生人分享平常無法跟家人朋友們說的煩惱
或是尋找有共同苦惱的人們
邊喝酒邊講故事
是不是很Chill呢!
《陰道獨白》讀劇演出已經圓滿落幕!在剛結束的演出中,我們用聲音進行了一段深刻而真誠的性別之旅。演出完美地呈現了屬於女性的多元經驗與真實聲音。
On Stage 表演藝術工作坊與性別小彩坊合作,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相信與自我探索的內省之旅。大家在演出過程中,能感受到演員們傳達出來的真實感情,一次次讓人難忘的感動。
▶️參與者回饋
「演員專業的演繹讓陰道的故事鮮活起來!」
「一開始聽到脫口而出的『陰道』兩字覺得很羞恥,但聽完整場就習慣了!」
「這場演出讓我們更理解自己的身體,也更不害羞地去認識~」
「有生理男性的參與討論很棒~」
「演員的演繹非常真實,將對陰道的感受表達得很深刻,讓我完全輪入其中,漸漸放下害羞。」
「過去我對這些話題總是有障礙,但這場演出讓我開始以正面、健康的態度面對。」
讀劇演出後,我們提出了兩個討論問題:「你會怎麼稱呼你的陰道/陰莖?」與「你的陰道/陰莖會想說什麼?」。大家紛紛秀出活躍的參與,以健康、自信的態度討論性話題,構築更安全和包容的社會空間。
感謝每一位參與者的聽讀與討論,讓我們一起接納不同的性別和多元經驗~
這學期的社群活動將進入尾聲,而期末小成發也即將到來。這次的工作坊完成各坑團為這學期訂下的遊戲開發進度,同時為期末的成發作準備。
到了學期的最後一次社課,我們會以輕鬆的方式像是玩音樂相關遊戲等進行,另外也會一起討論這學期的成果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