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安詩人講座——詩經驗分享
這次詩社迎來了返校的學姊——陳怡安,整場講座就像和一位多才多藝的前輩喝一杯下午茶(當然我們其實是在教室裡),她聊創作,也聊生活。從在校寫詩、研究所念詩、畢業後繼續寫詩,每個階段她都很仔細地過我們分享。
學姊的詩風格多變,她介紹了自己參與詩擂台的經驗,還分享怎麼把詩變成能被聽見的東西:加上音樂、用朗誦做展演,讓我們看見詩和其他媒介互動後可以有多驚喜、有多自由。
整場講座的氣氛輕鬆又充滿能量,有種「欸寫詩其實也可以走很遠耶」的感覺。她不是站在很遠的地方說夢想,他告訴我們:詩不是只屬於課堂裡的東西,也可以是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期初社大
開學三週了,不知道大家已經適應上課的節奏了嗎?
或者,已經開始想念寒假時可以睡到天明的床了嗎?🛏️💤
不管怎麼樣,恭喜霧淞詩社經過一個寒假之後,依舊健在!除此之外,聽說社費還增加了不少,還有喝酒的活動🍷🍸!
如此文青、有氣質的社團,可以一邊讀詩、一邊喝酒,有興趣的人快來加入我們吧!
期初社課社長準備了幾首有意思的詩給大家讀讀:
林婉瑜〈期末試題〉|一進門就開始考試!
顏艾琳〈史前記憶〉、〈獸〉|不睡雙人床的貝類與PUA大「獸」
蕭宇翔〈唱片三——正面〉、〈唱片三——反面〉|想要像大提琴般被彈奏
羅智成《泥炭紀》|組員表示太長不想讀
在這感謝組員們帶來的點心,每一勾都好好粗!讓我們在討論過程中,可以一邊讀、一邊吃(os:其實點心才是重點!)
這次除了既有的成員,也來了幾位新面孔,大家都不吝嗇的發表自己的想法。同樣的一首詩,每個人卻有不同的感覺——
「啊,好像情侶似的。」
「我看倒像是PUA大師。」
「真像一塊塊○○。」
我們不禁哄堂大笑。
〉期末詩評大亂鬥
學期最後一次社課,當然要來點不一樣的🔥
六首詩、不知道作者是誰、全場變身詩評家,現場閱讀、討論、互相吐槽(是建設性的那種),最後投票選出家最喜歡的詩!
為了大家就詩論詩以及安心感,我們詩作全數匿名,從詞語選擇到敘事視角,每個人都充分發表自己見解,有人堅持詩要像謎語,有人說不要拗口就好,甚至為了這首詩意象指涉的是什麼爭論不休!
最後項文學獎一樣的方式投票,得票最高者,則獲得一份誠摯的葡萄軟糖!
還有同學表示,在經過討論之後回去修改自己的詩,發現整體效果好了許多😼
1. Dekta AG90032v1 100G 交換器安裝接入電源
2. 測試switch功能
3. 透過console port 連接開始設定
4. ONIE 安裝環境:透過 ONIE 安裝 NOS,如 PICOS。
肢體表演課透過一連串紮實又充滿創意的活動,引導演員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與表演方式,慢慢建立對動作與空間的敏銳度;接著進入即興動作、情緒轉換與非語言溝通的訓練,讓演員學會如何用身體說故事。老師也安排了空間探索與團體互動的練習,強調彼此間的默契與感受力。透過每一次的肢體表演課,演員們也期待能在方形海大展光芒。
與中央創遊一起合辦 非常有趣的跨域交流
教學物聯網基礎Infra以及跨領域工作坊讓更多人了解資訊領域的多元性
吸引到台灣北中南各校學生來參與了解資安
今天邀請元老級成員--魷魚,分享劇本企劃如何透過分析角色的內外部情感、設計一個好的情節等,去製作出一個流暢且引人入勝的劇本。
公演回顧:
1.明確分工與溝通機制:在劇場中,所有與戲劇呈現相關的設計(如燈光、音效、舞台、服化等),都應與導演事前充分討論,以避免設計理念產生落差或重工的情況。然而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制度來界定哪些項目需與導演確認,也缺乏清楚的設計審核流程。建議未來應建立更清晰的分工與溝通機制,例如:在技術設計初中後期召開「設計方向統整會議」,由導演與各組組長共同確認整體風格與細節設定,確保所有設計皆能與導演意圖一致、組長們同意,有效提升協作效率與成品一致性。
2.超過130個cue點的協作挑戰:本次公演中,燈光、音效與影像總計超過130個 cue 點,對舞監組而言是一大挑戰,也對演員是極高的穩定性要求。技術組需根據演員走位、動作與台詞精準執行 cue,稍有誤差即可能影響整體演出節奏。因此,演員與技術人員間高度協作、反覆排練,成為這次製作中最具挑戰性也具有高度成就感的部分。
其他討論事項:
1.核銷發票處理:尚未繳交者須於五月底前盡速交給總務。
2.期末社大時間:預定於5月底~6月初擇一天進行,並確立下屆幹部。
3.114-1學期劇本:一周提案、一周的投票時間。
接續上週的舞台設計課程,本週邀請到業界經驗豐富的舞台設計師李宏展老師,為劇組成員進行更深入的舞台實務操作與實作訓練。本次課程不再著重於理論講解,而是將重心放在實際操作與問題解決,讓學員們親身參與並感受舞台設計從概念到實踐的完整流程。
課程開始,李老師先以《方形海》的舞台規劃圖為基礎,帶領學員回顧各場景的空間配置與道具變化,再逐步進入換景流程與場景組裝的實務演練。藉由實際搬運道具、設置舞台結構、測試燈光位置等操作,成員們開始體會舞台設計不僅是美學的呈現,更是時間控制、動線設計與技術執行的結合。許多學員也在實作過程中發現設計上的不足與限制,並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即時調整。
總結來說,這次由李宏展老師帶領的舞台實務課程,不僅深化了劇組對舞台設計技術面的理解,也強化了他們實地操作的信心與能力
本次GameJam耗時兩天,將12個人分成3組開發與主題相關的小遊戲
本次GameJam主題為引力
三組人馬成功開發出三款有意思的小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