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網路原住民的第一堂課:網路概論
2025-01-06

19:00 ~ 19:15
解釋網路相關的概念,IP、基地台、核心網路這些名詞具體是甚麼意思
19:15 ~ 19:45
講述網路概論,會用OSI七層網路模型的簡化版本講解,包含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連結層、實體層。
19:45 ~ 20:00
Q&A

1. 了解網路的基礎與應用
隨著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學生對網路有基本的使用經驗,但對於其背後的運作原理和實際應用卻知之甚少。透過這次分享會,希望幫助學生建立對網路概念的初步認識,了解其架構、功能以及在日常生活與未來職場中的應用。
2. 分享學習與實作經驗
講者將在分享會中分享自身學習網路技術的經驗,包括學習過程中的挑戰與解決方法,期望透過這些經驗幫助參與者少走彎路,更順利地掌握網路知識,並激發學習興趣。

3D列印介紹/噴漆與模型
2025-01-06

對許多人來說,3D列印這個名詞並不陌生,但大部分人對其運作原理和應用方式並不熟悉。為此,講者首先透過簡報介紹了3D列印的原理和運作方式,幫助聽眾建立對3D列印機構造的基本認識。接著,講者詳細說明了3D列印所需的軟體功能及操作步驟,並進一步分享了噴漆技巧,讓參與者對3D列印的背景知識和實際應用有更全面的了解。

期末成果展示與趣味競賽
2025-01-06

幹部主持活動,結合聖誕節趣味主題,帶來節慶氣氛的調酒,也因為是最後一堂社課,我們提供社員不同材料,讓大家利用本學期所學,自由展現調製成果。

社課四-常見材料的運用
2025-01-06

聘請社師授課,運用常見材料進行搭配,帶來不同的組合。增加了社師和社員的互動環節,讓社員有更多參與感,獲得了不錯的反饋。

電動三輪車製作進度分享
2025-01-06

1.了解電動車原理及背景
介紹VVVF與馬達,許多與電機相關的技術可以學習,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2.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雖然課程難度艱深,但是網路上有許多相關資料能夠查詢,講者也分享自己平常遇到問題時解決問題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社課一-經典調酒及基本觀念介紹
2025-01-06

聘請社師授課,第一堂社課介紹五款經典調酒及基本技巧,並讓社員自行操作,也讓大家互相認識。

期初社大-經典調飲及基本觀念介紹
2025-01-06

簡介本學期規劃及調酒器具、基本酒類。
以遊戲方式和參加的同學互動。

音樂祭業界經驗分享工作坊
2024-12-31

解放音樂祭作為中央大學校園內的標誌性活動之一,曾連續舉辦六屆吸引了大量觀眾。然而,隨著資金困難的挑戰,這項充滿創意的活動不得不畫下句點。去年在卡卡音樂祭舉辦期間,我們有幸與解放音樂祭的核心負責人之一、現任夥球擊專案經理的吳忠澔學長取得聯繫,開啟了一段寶貴的交流機會。

此次工作坊特別邀請吳忠澔學長來到現場,為卡卡音樂祭的籌辦團隊分享他在解放音樂祭策展過程中的寶貴經驗,以及多年來在活動業界累積的專業知識。學長將深入探討大型活動從事前規劃到現場執行的關鍵細節,包括資金分配、場地規劃、節目安排與危機處理等,幫助團隊成員更全面地掌握舉辦一場成功音樂祭所需的技能與心態。

透過此次經驗分享,我們希望團隊成員能在實際操作中汲取過往案例的智慧,減少可能出現的錯誤,同時注入創新靈感,為卡卡音樂祭創造更多可能性。

中央創遊期末小型成發
2024-12-31

社內的期末小型成發,各坑團互相分享這學期的遊戲製作進度,共同討論每個遊戲的可能性與發展潛力。

比賽團練
2024-12-26

本次比賽團練的目的是為了10月底的全國盃阿卡貝拉大賽做準備,參與本次團練的成員們將代表社團出賽。這次活動的內容一樣會持續練習比賽曲目,以及複習舞台走位動作。

期末批鬥大會
2024-12-24

〉期末批鬥大會

這週我們讀的詩不再是知名詩人寫的,而是身邊的同學——光是這點就讓人振奮。除了詩社內部成員,參與者包括古典詩社與校外成員,讓讀詩的視角更加豐富也更加犀利。

在社課前我們閱讀,社課後開始討論,心中暗暗揣測現在的這首詩有可能是誰寫的,我們注視觀察著彼此的表情,把白紙上每一行每一個字掰碎了來看。讀詩像是猜謎,我們追尋著線索在詩裡尋找詩意。

詩的題材非常多元,不限於日常或情感經驗,我們藉由詩彼此進行思想上的碰撞。

〈植物樂園〉植物的意象群,情人一般的囈語,凝視的目光一寸寸拆解女孩的身體。〈白色恐懼〉書寫歷史的傷痛,用對比映照出悲涼。〈不能是陪審員〉用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物與藝術為基底,批判古今的獵巫心態。〈葛生〉以詩經·葛生作為文本,加入新的想像,融合了古典與現代。〈待在廁所〉用最日常的經驗入詩,小明與屎道出現代人的悲歌。〈狄密特〉女神作為掌管冬日的意象,書寫對人類情感的觀察。

兩個小時我們讀詩評詩:欸所以這寫女同喔?不是感覺好像師生戀,未成年嗎?我覺得在講考試的循環欸但這樣內容是不是做太大?哎唷沒想到真的是白色恐怖直接歪掉……ㄏ我修過那堂課知道這幅畫在講什麼。靠這首太能引用經典了吧。難道你書寫是無意識的嗎?超好笑現在是不是要去廁所才能讀這首詩?真的假的我要聽八卦啦你直接講八卦啦……

……

這是我這學期做過最浪漫的事。

(逐字稿的辨識軟體還會幫忙加hashtag真的很可愛)

經典如何轉化
2024-12-24

〉經典如何轉換

 讀現代詩不讀古典詩;讀古典詩不讀現代詩。兩者為不同時空但相同脈絡下的產物,卻彷若兩個敵國互看不順眼。這是拒絕溝通的火爆場面嗎?不管。今天我們站在古典與現代的38度線,和平地唇槍舌戰。
 
 跟隨著詩社探索傳統與現代的領域。《詩經》、《楚辭》、《周易》等古典中深邃的意象,透過白話文的語言轉化,加上現代社會的視角轉化,賦予/翻轉了的不同意義。除了傳統古籍,時下的電影、動漫,影像轉換成文字,不同的媒介轉換也對原作給予不同意象。

 這次社課的人不多,大家圍成一桌相互討論,吃著社長帶來的點心,大家有想法便隨即拋出——作者、意象、語法、標點符號、文學獎特愛薛西佛斯?誰是文學獎第二!
 咻——速度極快的。

 討論的詩有:
 陳大為〈屈程式〉
 蕭詒徽〈乘客〉
 洪萬達〈一袋米要扛幾樓〉
 龍智成〈上邪曲〉
 陳義芝〈蒹葭〉
 蘇紹連〈〈問劉十九〉變奏曲〉
 洪萬達〈周易〉

***
 轉換是否能夠創作更好的作品?未然,偶爾也會發生「舊酒裝新瓶」。就像是改革不一定會進步。

 經典的轉換,不僅是語言的變化,更是文化與精神的再創造;透過重新詮釋,不僅是學習經典,更是擴大文學創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