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圖片
國際賽制
2022-02-22

中央創遊社群小聚
2022-02-16

社員熱情交流,很多創遊行政工作都有很多進展。

一小步計畫成果發表
2022-02-14

❗️世界愛滋系列 第三彈❗️
愛滋系列擺攤活動 - 以『I』之名、為『愛』啟程
_
🕔12/01(三)17:30-21:30
📍 宵夜街口攤位處
有匿名篩檢、互動遊戲等,歡迎今晚來宵夜街口找我們玩!

👉🏻愛滋有獎問答
由工作人員詢問民眾愛滋小問題,回答完畢即可獲得限量好禮。

👉🏻拍照按讚打卡
邀請民眾拍照打卡,上傳在自己的臉書或IG等社交網站,即可獲得限量好禮。

👉🏻愛滋快篩
提供愛滋匿名篩檢諮詢服務,篩檢後提供小字條予民眾,可於指定時間撥電詢問結果,凡篩檢者可獲得小禮物。

👉🏻精緻文宣品
擺放桃緣彩虹居所DM以及多元性別、性病防治的各式紙本文宣。
_
為何愛滋病防治對青少年是如此重要,不單只是預防他們免於愛滋病的威脅,因為青少年族群在愛滋病傳播影響上佔有重要的因素 🙋‍♂️🙋‍♀️

2020年6月份為止的15-24歲愛滋感染數為314 (22.61% ), #接近三成,且多為學生族群🗣

桃園市中壢區是全台大專院校最多的行政區,設有五所大學和一所學院,也因為年輕學子使用交友軟體的盛行,更加需要學習如何保護自己以及安全性行為💦❤️‍🩹
_
何謂世界愛滋日?

世界愛滋日為每年的 12 月 1 日,在此日是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面對HIV、表達對HIV感染者的支持以及紀念因HIV相關疾病因而死亡的人。世界愛滋日成立於 1988 年,世界愛滋日提醒公眾和HIV尚未消失,仍然需要提高認識、打擊偏見和改善教育。

#性別小彩坊 #桃緣彩虹居所 #中大女ㄟ社 #世界愛滋日 #宵夜街擺攤#worldaidsday

愛之浮生,希望相隨 我生命中的那些櫃
2022-02-14

❗️世界愛滋系列 最終章❗️
講座─愛之浮生,希望相隨 我生命中的那些櫃
🟠主講人:YUKI
航空公司地勤職員、同志中心義工、HIV感染者、藥癮復元者

座右銘─
「復元是一種進步,不是一種完美。
我的一大進步,就在於明瞭:
在復元過程中,旅程其實就是目標。」

🟡講座簡
性向認同的迷惘、情慾追求的匱乏、各種性病的感染、娛樂用藥的渴癮… 我的生命中,似乎一直存在著這些糾結與衝擊。

直到有一天,我忽然發現自己好像漸漸成為了一個真實的、不再矛盾的自己;社工朋友對我說:「因為我看見你已經整合了自己。」

雖然聽不太懂這個心理學的詞彙,但在這些已走過、將走過、未走過的路途中,的確有著一種恍然大悟的認同感:或許我們都同樣地、在各自不同的關卡裡,邁上一個共同的方向。
_
主辦單位:中華身心健康暨研究協會(桃緣彩虹居所)
時間:12月2日19:00~21:00
地點:教研大樓 TR-A203

阿卡貝拉期末聖誕成發
2022-01-24

[ 阿卡貝拉期末成發Rêve ]

舞台上晃眼的聚光燈,映出台上一首首歌曲的呈現,
而在影子底下那其實是社員們凝結了整整一學期的努力。

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夜晚,我們以阿卡貝拉來傳遞歌聲的溫暖
並且隨著本學期的結束,
也讓我們用阿卡貝拉的期末成發回顧,為各位的學期畫下句點吧~~

這次是第一次使用黑盒子的場地舉辦成發,效果出乎意料地驚艷!
表演當天座無虛席,相當熱鬧,
甚至有同學因人數限制無法進場,
小編也在此跟未能共同觀賞表演的同學道歉😢🙏。
感謝所有表演人員、工作人員以及觀眾們,
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許多溫暖,
在這充滿節日氣息的日子,
期許大家都能如本次成發主題Rêve一樣,
充滿夢想、充滿希望,勇敢向前。

【特此感謝】
中央大學課外組
中央大學藝文中心
中央大學藝文工作隊
中央大學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
主持組的搞笑溫馨情境劇
美宣組的倒數圖設計
宣傳組的倒數文案
器材組的協助場佈
攝影組的辛苦拍攝
各幹部的指揮以及領導
WoHo人聲樂團的開場表演
阿卡社大家長---羅賓(把拔)老師的辛苦指導

【感謝所有演出團體】
WoHo人聲樂團---Mary did you know
嘎卡北WaHaHa---I'm yours
Timbre Fusion---有一種悲傷
羅賓老師---羅賓個人秀
黑沙珍奶綠---飛鳥和蟬/珊瑚海
Flow World---稻香/手牽手大合唱

中央阿卡貝拉社社群下台一鞠躬~
大家要持續關注我們的最新消息喔
我們下學期再見🥰🥰

期末社大
2022-01-24

[期末社大回顧]

遙想起剛開學那一陣子,當時大家從初見彼此陌生的臉龐,
到慢慢融入、最後成為了阿卡貝拉大家庭的一份子,
我們一起經歷了好多歡笑、好多磨合、最後碰撞出一朵朵驚豔動人的火花。

如今,漫長的一學期將盡,我們在這次的社課舉辦了一個簡單的同樂會,
進行阿卡貝拉社例行的傳統 — 聖誕節的交換歌聲活動,以凝聚大家的感情🤗
在大家互相為彼此獻上溫暖歌曲的佳節氣氛中,
也分享這學期在阿卡貝拉社獲得的事物,為這個學期的社課劃下句點。

第九次社課:期末成發大驗
2022-01-22

[第九次社課回顧]

這次的社課由指導老師羅賓來驗收各團的練習成果👀
是每團成發前的🔥最終驗收🔥階段
除了唱歌的音準、拍速及整體的和諧與整齊度外,先前在舞台配置的走位也包含其中。

這是所有社員在成發前的最後調整,大驗中大家都拿出了整學期所有努力練習的成果,讓羅賓老師一個個細雕、追求至善,以期能在成發上有最好的狀態!

作為最後一次驗收,所有社員及表演團體也都在此次社課內一同聆聽老師對各團所做的修正及改善,從各自的點評及表現中互相觀摩學習。

希望大家都能以最好的狀態,將表演呈現給所有觀眾!
加油各位!成發近在眼前囉💪

第三次社課:VP人聲打擊教學
2022-01-22

[第三次社課回顧]

「BtKt tBKt 補吃可吃,知不可吃。 」

在阿卡貝拉中,人聲打擊(Vocal Percussion)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第三次的課程由我們的昱緯學長為大家帶來人聲打擊(VP)的示範與教學🥁
帶領大家從0開始學習如何打vocal percussion
並搭配一些實作遊戲大家更好地吸收這些知識並活用在未來的表演中。

課程中除了將基礎三音的技巧傳授給社員,也提到了一些較為進階以及有趣的聲音
希望同時能藉此讓社員理解VP與Beatbox的不同👀

另外,還有傳授大家節奏變化以及聽歌練習!
目的在於從歌裡找出節奏並嘗試自己編輯鼓譜,並能可以再進一步的去做應用
課程尾聲帶大家玩了遊戲,讓社員體驗基本鼓譜的要點💡

最後昱緯老師想講:「拜託大家都學一點人聲打擊,我也想唱歌啦」

第二次社課:樂理與MuseScore教學
2022-01-22

[第二次社課回顧]

不論是在唱阿卡貝拉或是編寫樂譜,基礎樂理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為了幫社員們打好基本功💪
本次社課由幹部閃閃來為各位針對基礎樂理進行教學,
從五線譜、節拍、到和弦等,一步步帶領大家入門👀
除此之外,閃閃老師也在課程中教導社員使用編曲軟體(MuseScore)的相關操作,以期之後各位可以透過此軟體輔助學習,教學影片也已經上架到中大阿卡貝拉的YouTube頻道了,歡迎各位多多複習、熟悉使用方法✨

希望社員能透過此課程增進看譜速度以及節奏感!
在這裡為我們的閃閃Sensei獻上一鞠躬🤠
------
另外,在社課一開始也公布了各位的分團結果,並且進行了簡單的破冰遊戲😆
希望有幫助大家與未來的團員們進一步的認識、熟悉彼此啦~><
接下來馬上就會有各團選曲、選譜以及練團時間分配的討論囉,
讓我們拍手恭喜各團團長當選🎉

第一次社課:初探阿卡貝拉
2022-01-22

[第一次社課回顧]

在本次社課中,是社員們跟指導老師—羅賓的第一次見面!
由老師帶來簡單的阿卡貝拉歷史與沿革的介紹,讓社員們能夠對接下來所要學習的事物能夠有初步的瞭解🤗

阿卡貝拉的原意為「無樂器伴奏的純人聲音樂」,廣義上亦即「用人類身體所能創造出的聲音編排」,是極能展現「自由創作」的一種表演形式。
既然如此,那來考考大家~🤔
老師在課堂上問了大家一個問題:「阿卡貝拉是有伴奏的嗎?」
答案是:有的哦!雖然阿卡貝拉是沒有樂器的,但在阿卡貝拉的世界中,除了主唱以外的聲部,大多就是擔當伴奏的角色呦!

另外,一般人也常搞不清楚「傳統合唱團」與「阿卡貝拉人聲樂團」的區別界線,
其實可以從他們的演唱形式中找到答案!前者屬於美聲唱法,而後者是使用麥克風的流行唱法,更還存在有藉於兩者之間的「流行合唱團 Pop Choir」這種形式呢!

而除了介紹阿卡貝拉,老師也跟大家分享了國內外各知名的阿卡貝拉團體,以及他們各自不同的音樂類型與詮釋風格,從爵士、民謠、Hip-Hop、重金屬搖滾,到古典音樂,挑戰樂器、大自然聲音模仿的極限等等,
羅賓老師私藏的口袋名單中,你最喜歡哪一個團體呢?😆

在課堂最後,老師一對一協助各社員進行了聲部的分配,以便日後的分團、選曲與練習,
之後的分部及分團結果也將在之後的社課中公布,請大家多加留意我們在群組中的公告訊息呦~

藝術展覽策展指導討論會
2022-01-18

▲△ 自環境反思落實至藝術創作▲△

從生活周遭關注的環境、土地議題出發,或許是休閒娛樂時意識到環境的變遷;也可能是思鄉之旅觸動對於土地的關懷;又或者自閱讀與文本啟發對於人類與自然的思索。

創作者們自日常出發,對於環境的所思所想以創作發聲。

◿ ◸ 從一座靛藍色的山 到 一片藍色的海 ◿ ◸

▲書法創作:對於兒時前往花東縱谷緩慢的步調印象深刻。希望觀者於一撇一捺間緩緩乘著文字至東海岸悠遊散步,並投入自然廣闊的懷抱。
△詩詞創作:對於登山時留下的人為垃圾感到傷心,期望無痕山林能逐步落實。希望觀者於文字間留下對於山林的情思,於下次登山憶起。
▲動畫創作:因基隆與台南空間氛圍的相似,而對於基隆海女文化產生關注,透過頻繁造訪,與在地居民建立情感,望以逐格動畫與影像紀錄此文化的消逝與全球暖化對其的影響。
△詩詞創作:自歷年來閱讀人類與環境相關的書籍,有感於人類的貪婪與索取,大地之母的溫柔與寬待而感到不捨。望透過文字讓人們意識到環境資源的有限與珍貴。
▲錄像創作:自東海岸豐沛的自然與物種資源,意識到開發案對於生態與文化的殘酷破壞,故拍攝自綠意盎然的攝影作品燃燒殆盡成黑白帶刺的海岸防風林影像,望此錄像讓觀眾看見土地所受的傷與疤。

◿ ◸ 從一座靛藍色的山 到 一片藍色的海 ◿ ◸

因應疫情,此創作展覽將延期至下學期開展!

當代藝術環境倡議徵件計畫
2022-01-18

▲△ 自個人創作至面向大眾 ▲△
我們與創作者進行訪談並拍攝影片,讓作品背後理念能獲得良好呈現。
創作作品進行輸出與裱褙,將於開放空間展出,讓同學可以於日常關注這些環境議題。

我們期望透過土地、透過創作、透過展覽集結:
倡議者|對議題高度關注,願意發表交流己見或願一同參與活動。
創作者|對議題有所感觸,並熱愛創作,以此展現土地環境關懷。
觀展者|對藝術抱持熱情,喜歡觀看展覽,與願意發表展覽評論。
親朋好友|因朋友們參與,進而願意關注議題,逐步打破同溫層。

◿ ◸ 從一座靛藍色的山 到 一片藍色的海 ◿ ◸

我們期望帶給校園多一種風景!
藝術創作與策展給予大眾認識環境議題、原民議題的機會,並逐步開啟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