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程:聲音實作。實地探訪 ]
— 走入森林,蒐集大自然的絮語 —
本次的課程,帶領學員實際走入大自然,由6人小組驅車前往桃園溪洲山,
於爬山的過程中傾聽那些以往被我們所忽視的聲音,
用心感受四周的蟬鳴鳥語、動物鳴叫、樹葉窸窣云云,
並藉由錄音器材紀錄所感所聞,作為未來的展覽素材之一。
爬山路途中,很自然地拋開了在日常中的紛擾與雜亂思緒,
放鬆打開所有感官,久違的融入大自然之中,與夥伴們共享當下的快樂,
實在是非常美好的體驗,視聽覺和心靈都獲得極大的滿足,
使我們更加堅定了想要倡導生態永續觀念的理想。
活動後的檢討中,討論到以錄環境音的需求來說,因為錄音器材相對會較為敏感,
我們在桃園能夠自己爬的山畢竟還是非常有限,
汽機車在遠處呼嘯而過的聲音、偶爾相逢傳來的登山客談笑聲、
還有眾人累到實在憋不住的喘息聲等等,或多或少還是有影響到一些錄音品質,
除了之後靠後製降噪處理,下次應該還是要選擇稍微進階一點的山效果為佳。
[ 微課程:策展實務概論 ]
本堂為第一次的微課程,由微課程指導老師—黃蘭燕老師帶領學員們從0開始學習策展。
首先,透過老師的介紹,我們認識了一個展覽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以及一個展覽策畫的流程、在展覽中最重要的元素、其中所需的行政事項等。
我們不僅學習到了一整個展覽的策劃與規劃,也了解作為一個策展者的辛勞、
以及所需要顧及到的各種面向,包括一個展覽的核心主題、核心受眾、展場布置、動線規劃、經費爭取、宣傳步驟、行銷手法、以及辦理期程等等。
此外,老師在課堂中也分享了許多優秀展覽的經典案例,
例如老師提到曾去看過一個展,它將地面的材質設計與展場主題意境相互呼應,
讓參展者透過感官感受到氛圍的不同,實屬非常細膩又特別的巧思,令人驚艷。
接著,老師以一個飲料罐為例,從The Golden Circle的"What→How→Why"出發,
讓我們嘗試作為一個storyteller,發想出一個完整的展覽主題。
而後半段時間再讓我們以團體發想以及心智圖的方式,來描寫我們對於「森聲不息」這個展覽的所有想像,並將它做收斂以及對焦,完成最基礎的展覽構思。
「你到底想對大眾說些什麼?」
老師在課程中一再強調,展覽是一種與社會溝通的方式。
一個好的展覽,一定能給參展者帶來一些些或大或小的改變,產生影響力,
期許未來我們的展覽也能以此為目標向前邁進~!
[ 微課程:SOW 生態環境保育講座 ]
這堂課,我們特別邀請到了荒野桃園分會的志工講師—珍珠老師,
來為我們從各種不同的視野切入,介紹台灣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孕育出的多元生態之美,並探討生態破壞、外來種入侵等因素對於這片土地所造成的影響。
在短短2個小時的講座中,珍珠老師以活潑有趣的方式,帶領我們深入淺出地認識了台灣生態中的各式份子;許是被老師對於生態的熱情所鼓舞,課程間學員們與老師討論熱絡,除了揭開許多對於台灣自然未曾知曉的一面,更於一來一往的互動間啟發良多。
「荒野是生命的源頭。」
— SOW荒野保護協會
[ 第三次社課:自主練習與編曲討論 ]
藉由連續前兩個禮拜的基礎編曲與VP編曲課程,
想必大家對於阿卡編曲已經越來越有概念了吧😆
有沒有更加熟悉阿卡編曲的要點以及MuseScore的使用了呢?
這堂社課就是讓大家開始初次實際上戰場啦!
「看看自己究竟吸收了多少,檢視一下能否把自己心中那理想的旋律實際譜寫出來呢?」
在這次的社課中,社員們練習將欲在期末成發上表演的歌曲,
改編成自己的阿卡貝拉版本,幹部們也隨時在一旁協助教學指導,
提供經驗與建議給社員們,幫助大家對阿卡貝拉編曲越來越上手!
🎼編曲即是由各種想法彙集,一點一點累積而成的。
一開始會卡卡的、不知如何下手都是正常的,不需要太過氣餒!
通過團員間不斷的思想碰撞與發揮,與不斷的慢慢延伸改進,
最終的成品 必然會是最美好的、專屬於你們團獨一無二的歌曲🤗
加油,期待各位的作品呦~🎵
[ 第二次社課:VP編曲 ]
相信經過了一個學期的訓練,大家已經瞭解在阿卡貝拉中,
人聲打擊(Vocal Percussion)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並且不同於Beatbox,VP在阿卡裡面也是一個聲部哦!
本次課程由外聘的小明老師做指導,扎實每個人對於VP的概念,
讓在團中職位不是VP的同學也體驗一下VP在演奏時可能遇到的問題與困難。
以編制出更豐富且具特色的合適節奏鼓組🔥
在課程中,小明老師首先帶領我們針對大鼓、小鼓、Hi-Hat、強音鈸、中鼓等基本音色
進行強化訓練,
除了各種音色、節奏變換的練習,
老師也帶給我們許多改善音色的練習方法:
我們知道了即使是同樣的音色和嘴型,若舌頭擺放位置、壓緊程度不一樣,
能做出來的聲音效果也都會不一樣!
👉舌頭越前面通常音色越亮,而越後面通常越溫柔、越重👈
此外,小明老師也用「節奏搭配步驟」來教導大家如何進行有效的VP編曲:
一、了解歌曲結構
二、依歌曲選擇曲風、節奏
三、依段落分配節奏強度、過門
老師逐項深入講解了透過上述三步驟進行編曲的技巧與各式曲風的設計模式,
更點出了搭配其他聲部以及重點歌詞的特別思路。
希望各位同學都能順利吸收這些寶貴精華,靈活運用於各團的編曲之中呦!
[ 第一次社課回顧:初階編曲 ]
這學期為了讓大家能更加順利地完成歌曲的阿卡版改編挑戰,
我們總共設計有四堂編曲課,未來將會有另外三次的「進階」編曲教學;
而這禮拜的第一次社課,則是由老屁股學長—昱緯 帶來這學期第一次的編曲教學🌟
昱緯老師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帶領大家快速從基礎開始下手編曲,
首先跟大家複習了上學期介紹過的編曲軟體——MuseScore,
讓社員們熟悉軟體的實際使用以及常用快捷鍵,
以用來進行編輯音符、新增聲部等操作。
(下方附上幹部錄製的複習影片連結,請各位務必多加回去練習)
接著,昱緯老師請了幾位同學上台並撥放各團這學期將挑戰的歌曲,
引導他們透過仔細聆聽並且嘗試畫出歌曲的情緒起伏波動,
來學習如何分析歌曲的段落配置與設計安排,
並且了解如何運用上述分析出來的架構來創作出節奏與旋律。
課後,社員們也十分積極地進行討論與實作,
歡迎大家有問題隨時尋求老師及幹部呦~
也恭喜各位已經成功踏入編曲之門啦🗝
[ 期初社大 ]
過了一個寒假終於看到好久不見的大家了
相信各位都發現了!這學期有幾位新加入的夥伴呦~
透過今天的幾個有趣小遊戲,想必大家很快就能彼此熟悉起來了
同時,也為接下來一連串的社課揭開序幕啦😆
首先,小編想問大家:
不知道各位還記得多少上學期教過的內容呢?🤔
15題的 KAHOOT 積分賽,帶大家一起複習了上學期的課程精華
忘記的同學們也不用灰心,趕快趁這個機會好好回憶一下吧!
為了讓大家更快的熟悉彼此,我們也準備了2個小遊戲:節奏遊戲和關鍵字遊戲
大家是否在遊戲中找到彼此的默契了呢?😆
除了讓大家能破冰互相認識,也是在訓練各位的節奏感哦!
活動的最後,也讓各團分別各自討論這學期要挑戰的歌曲,
注意❗這學期挑選出來的歌,將會是各位首次自己將歌曲進行改編的曲目呦!
[ 期初徵選 ]
新的學期到了,為了徵招更多喜愛唱歌的朋友們加入我們的行列,
阿卡貝拉社又要來招生啦!
這次的招生是以甄選的形式進行,其中包含了自選曲清唱、簡單的問答、
以及指定曲This is me的和聲體驗這三個部分。
此設計主要為了從徵選者的音色音域瞭解其適合聲部,
並透過一些簡單的問答了解同學音樂相關的經驗,
也藉由和聲體驗讓同學更加認識阿卡貝拉這個表演形式。
透過此次的徵選,小編也是大飽耳福呢!🥰
再次誠摯地歡迎各位喜愛唱歌、渴望舞台的同學們加入到阿卡貝拉這個大家庭,
期待下次在第一次的社課上見到各位哦~
成品製作完成,學習後續處理工作、檢討失敗原因。
由於作品未完成,因此接續上一堂社課進度。
一起討論、研究環氧樹酯的使用方法。
複習一些建模概念,收取環氧樹脂試做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