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音樂祭團隊


社群種類

自主社群

理念與宗旨

1、 文藝涵養的提升
藉由聆聽不同的曲風增進聽者對音樂種類的多樣性,團隊會盡力邀請各式樂團,從民謠到後搖、龐克到金屬,讓活動充滿豐富性,提升文化涵養。
2、 桃園地區的活絡
於活動場地周邊舉辦市集,不僅讓參與音樂祭的觀眾們增加覓食的選項,更重要的是提供一個新的遊憩場所給桃園地區的店家、居民,進而活絡桃園地區。
3、 青年交流的促進
活動當天會在帳篷外側設置平台,在樂團試音、換場時間開放給觀眾發表意見或說出內心話,發表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志同道合抑或是持不同想法的夥伴,交流切磋時或許可以擦撞出更多火花,促進青年間的交流。
4、 再拓展中大能見度
台大有台大音樂節、政大有政大音樂節、中興有湖畔音樂祭,中大也有卡卡音樂祭,我們想讓大家知道,卡卡音樂祭並不是曇花一現的活動,而是可以一直傳承下去的一種精神,藉此擴大中大的知名度。

社群連結

IG
FB

能力分析


自主學習技能

1、 與藝人、硬體廠商、贊助商、印刷廠商、場地等各種單位商議,在有限的資源下達到最大的效益,訓練溝通與協商的能力。
2、 排定活動當天的時程及支配人力,訓練組織能力
3、 管理粉絲達數千人的專頁,訓練洞察市場的能力

跨域溝通合作

1、 與青松市集合作,活動當天在外圍擺攤。
2、 期望能與桃園市青年局合作,邀請多組桃園在地樂團,達到相互宣傳的成果。
3、 結合中央理工科系優秀人才,針對音樂祭規劃實用手機應用軟體(卡卡音樂祭專屬APP),以期達到各種宣傳效果。例:活動訊息推播、即時互動、社群平台建立等等。

社會議題探討

1、健康生活與福祉:現今健康生活、健康飲食蔚為風尚,有時更能與時尚、潮流有所關聯,越來越多的KOL以此為題,樹立人設,這一話題更常是話題中心,且此議題並非侷限於身體上,更能與心靈健康、性別平等健康等話題有所連結。
2、責任消費及生產:降低活動碳足跡、場邊攤販不提供一次性餐具,設置攤販租借循環容器、使用電子票證、舉辦二手市集/交換禮物、舉辦工作坊(如何把廢棄丹寧布重製成穿搭的配件或背心等等)、創建Line社群讓大家尋找共乘、住宿等資訊(減少碳排放)

對應聯合國SDGs項目

行動策略


規劃的學習活動

一、 工作坊(短期):
邀請業界人士講述關於活動展演、行銷宣傳、團隊營運等方面的課程。
目前期望能邀請的講者:
1. 吳忠澔:目前為夥球擊專案經理,曾為中央解放音樂祭的總召
2. 伍孟軒:目前為子皿有限公司負責人,主要負責業主的行銷
3. 有效期限音樂祭團隊(他們把身心健康跟音樂祭做結合,也許可以參考他們的想法與做法,跟健康生活與福祉較為相關)
4. 舉辦環境相關議題的工作坊,或與浪人祭(淨灘)相關團隊請益環境議題與音樂祭的結合。
二、 籌備音樂祭(中期):
從洽詢藝人、合作廠商、贊助商、主視覺、周邊商品、售票、尋找夥伴皆由卡卡音樂祭團隊一手包辦,並將最後的成果展現在兩天的活動裡。
三、 成為桃園的在地品牌(長期):
持續拓展及延伸影響力,希望未來卡卡音樂祭之於桃園就像大港開唱之於高雄。

規劃的實踐活動

一、環保餐具推廣:在音樂活動中推廣使用環保餐具,與當地生產環保餐具的企業合作,提供可重複使用或可降解的餐具給所有參加者,並設置回收點。在活動現場設立環保教育攤位,提供關於環保餐具和減少塑料使用的資訊,並展示如何正確使用和處理這些餐具。
二、在地化攤商合作:邀請當地食品攤商參加音樂活動,並要求他們使用環保餐具。這不僅能支持本地經濟,還能展示環保實踐的實例。同時邀請本地手工藝品攤商設立攤位,展示和銷售他們的作品,並推廣當地文化和藝術。

效益評估


預期的學習成長

團隊成員可從此活動學到協調能力、管理能力、組織能力、企劃發想能力、團隊分工合作能力以及溝通能力。
透過工作坊能使團隊成員少走一些彎路並注重更多細節,使活動更完善。

預期的議題改善

一、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在活動中推廣使用環保餐具、可重複使用的水瓶和袋子,並設置專門的回收站,確保廢物得到妥善處理。這不僅能減少塑料垃圾,還能提高參加者的環保意識。
二、社會經濟與發展:邀請和支持本地食品和手工藝品攤商參加音樂活動,幫助他們增加收入,並促進本地經濟發展。同時,可以舉辦工作坊,幫助這些攤商提升技能和產品質量。
三、多元文化包容:確保音樂活動的表演者來自不同的背景,包括不同的性別、種族和文化,展示和推廣社會多樣性和包容性。這不僅能豐富活動內容,還能提高公眾對社會公義的認識。

滾動式修正機制

1、 活動問卷:
於活動結束後發放問卷,參考結果後做為之後可改善的方向。(外部)
2、 例行會議:
於八月先訂定大日程表,後續每週一~兩次小組開會,追蹤每組進度;每月一次大會,行銷、執行、藝人舞台組回報當月進度以及三組工作內容整合。
3、 檢討會:
內部於活動結束後舉行檢討會,列出問題後並找出解決方法。

回團隊介紹